查看原文
其他

王之玉:到底有没有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何为受过教育?| 学习者笔记

王之玉 群岛大学
2024-08-27



大家好,我是主编Sherry。
很多教育者都同意,学习应该尊重学习者的兴趣来进行,同时大家也不免有一个疑惑:有些知识即便学习者不感兴趣,恐怕也是必须学习的吧?只有这样,才能被称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对于这个观点,大家怎么看呢?
来自重庆的群大校友王之玉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维重新拆解了这个观点,在她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到底什么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何为“受过教育的人”
以下是她的分析和思考,这也是她在「群岛批判性思维课」的结业小论文。Enjoy reading~



何为受过教育的人?

by 重庆耀华融科幼儿园 王之玉


有一些知识是所有人都应该掌握的,只有这样TA们才能被称作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会同意这个观点。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但是这个观点中包含两个关键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清晰的定义——
「我们需要明确“必须掌握的知识”到底是什么?」以及,「何为"受过教育的人"?」
关于这两个问题,因个体和视角的不同,理解会有所差异。例如,中国法律规定了9年义务教育,完成初中教育即符合法律定义的最基本的教育。然而,这个法律定义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受过教育的人”却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会规定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考试标准和课程大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除了考试和教学大纲之外的其他知识就不重要。
这个观点真正要讨论的问题是:
只要具备了知识,就能被称作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吗?
教育除了知识以外是否还有更多的目标?比如技能、品质、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是否教育应该包含这些更为整全的衡量一个人的要素?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这些“看不见”,不可用数值量化的关系,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是否惟有接受过包含了上述这些更为丰富多元要素的教育,才能被称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到底什么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基础知识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被普遍认为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这些基础知识是人们理解世界,参与社会,实现个人发展所必需的。但是,仅仅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就足以称之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吗?
 
我曾经听一个重庆知名中学的“重点实验班”班主任在家长会上介绍TA对应试教育筛选机制理解,TA说:考试筛选的是一个学生是否可以忍受长时间的无聊知识的学习。

这是一所每年高考录取清北率最高的中学之一,是众多家长从幼儿园便开始让孩子提前补习奥数、英语等,才能考上的“梦中情校”之一。
 
一个具备忍耐无聊而枯燥的知识的学习的人,构成“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充分条件吗?

批判性思维:审视和建构知识的能力

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几乎是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核心素养框架建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比如美国提出的21st Century Skills 21世纪技能和4C(即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交流沟通与合作);

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

以中国在2022年颁布的语文新课标为例,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并且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概念,注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教育领域,我们经常不得不面临一些“应然”和“实然”的问题。教育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这是一个“应然”问题。理想状态下,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道德品质、批判思维、创新精神等。然而,“实然”却是,许多教育系统过度强调学术考试成绩,导致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被忽视。
 
由于过度强调标准答案,而忽视了提出问题和探索答案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背离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好奇和质疑。学生被教导什么是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批判性地考虑问题,如何评估不同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比如在数学的教学中,学生被告知每道数学题都有特定解题思路,而解题步骤通常在教科书或教师的讲解中可以找到,学生的任务是多刷各种刁钻的题型,而不是运用数学概念去观察、理解、思考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再比如历史,我就从来没有在中国遇到过一个喜欢高中历史课的人,并且大家在听说我曾经在南非读高中时最喜欢最擅长的科目是历史,都大为震惊。
 
我曾经在南非接受过的历史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呢?由于时间久远,细节的记忆已经不清晰,我特地搜索了南非基础教育部官网,找到了2023年历史高考试卷(
https://www.education.gov.za/Curriculum/NationalSeniorCertificate(NSC)Examinations/2023MayJuneExamPapers.aspx ),以下是我将历史试卷中部分考试要求和考题原文翻译后的摘录:


在150分满分的试卷中,三个部分各50分,答题时间共计3小时。第一部分包含3个基于源材料的问题。回答这问题所需的源材料可以在附录中找到第二部分包含三个论述题。 考生可以自选以下两种答题方式其一:必须回答一个基于源材料的问题+一个论述题。第三个问题自选,可以是基于源材料的问题,也可以是论述题。 论述题如下:SECTION B: 论述题在本节中,至少回答一个问题,但不超过两个问题。您的论文应长约三页。 问题4:冷战的扩展:越南案例研究1960年至1975年间,美国对越共使用的战术并未在越南战争中帮助他们击败越共。您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使用相关证据支持您的论点。[50] 问题5:独立的非洲:刚果案例研究刚果在1960年代初新独立时,莫布图·塞塞·塞科引入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受到了所有刚果人的欢迎。请使用相关证据支持您的回答,批判性地讨论这个陈述。[50] 问题6: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公民社会抗议:黑权运动阐述黑权哲学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对美国的非裔美国人产生了多大程度的信心,挑战美国的歧视。请使用相关证据支持您的论点。[50]总计:150




 这样的历史考试标准,传递历史教育的价值观是: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对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历史并不是一系列确定无疑的事实,而是由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解释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历史观、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而有所不同。
学生在形成自己的看法时,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这需要逻辑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及反驳不同的观点。
对应到考试题目,在历史课堂上,学生会被要求学习相关历史事件支持和反对的不同视角材料。我记得,整个中学的历史学习,学校从来没有发过任何一本单一的历史教材,而是授课老师精心编制的讲义,推荐补充阅读书单。
课堂上,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和讨论如何剖析这些资料,老师会示范如何从各方观点和立场出发,去比较和评估这些观点,分享自己的看法,也极为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的看法。
这个过程强调的并不是记忆历史事实,而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分析和评估,这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比两种不同的历史教学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我相信读到这里大家心中都会有清晰的答案了。
 
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能力

在VUCA(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mbiguity)时代,终身学习不再只是一句教育理想的口号,而是生存和成功的底层能力。惟有对新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开放与好奇,才能不断的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就以程序员为例,传统编码方式如今受到了AI的挑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是通过描述需求、提出问题来指导AI生成代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还是程序员自己逐行逐字写代码,两种方式哪一种效率更高呢?

这种变革需要程序员具备新的技能,例如理解AI的工作原理,知道哪些工作适合交给AI去做,哪些必须人来做,擅长与AI进行交互,具备良好的问题表述能力等。
 
再比如,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运用AI辅助医生做手术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假设手术主刀医生45岁,在他15年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时,AI技术一定还难以想象。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早在100多年前,杜威就断言,如果我们以昨日之法教育今天的孩子,我们将剥夺他们的明天。

 
前段时间读到马斯克的传记,我认为马斯克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终身学习者。

他曾表示,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于阅读。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一天甚至可以连续阅读9个小时,甚至会在社交场合因为话题无聊,就自顾自的拿出一本书开始读。

马斯克这种通过阅读自我教育的能力,让他的商业活动涵盖了多个知识门槛最高的领域,电动汽车,AI研发,到太空探索、脑机接口……如果不是有着对知识极其强烈的好奇心,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迭代知识体系,将不可能想象一个人类如何可以做到在这些跨度很大的领域中都进行广泛学习和深入理解。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在学生心中点燃终生学习的点点火星。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重要标志

在「群岛客」社群的哲学共读中,我在一本名为《恐惧》的书中读到关于科学伦理的深刻洞见:“科学既不是一种宗教,也不是一种传播自己价值观的伦理体系,献身于它的人应该把它放到善的路上。它的力量并不让人生畏,人类能够写定其结局才令人恐惧。”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奥本海默》中的一幕。片中,奥本海默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拜访爱因斯坦。当时,在奥本海默主导的曼哈顿计划中,有科学家提出,原子弹的爆炸可能会引发一种连锁反应,导致地球大气中的氮气发生聚变,引发全球范围的火球,这被称为“点火”大气。带着可能会毁灭全人类的恐惧,奥本海默寻求爱因斯坦的帮助。
 
电影对这一幕进行了戏剧化的想象,虽然我们无从得知真实的情况如何,这个情节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爱因斯坦对奥本海默的回应是:“计算点火大气假设的可能性,是你的工作,不是我的。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证明大气层爆炸,地球毁灭的假设是对的,那你就要停止曼哈顿计划,并且把你的发现分享给德国人和俄罗斯人。”
 
尽管最终科学证明这个理论的成立的可能性接近于零,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的对话仍然体现了他们对强大到可以瞬间毁灭全人类的科技力量的谦卑和谨慎,这是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对内心“善”的实践,以及对科学基本伦理底线的尊重。
 
尽管,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开发原子弹的初衷是为了结束战争,减少美国登陆日本作战的人员伤亡,但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使用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并带来了长期的辐射伤害,这在后世引起了持续的争议。

当然,曼哈顿计划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批判性思维才能去建构更为复杂、立体、多角度认知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问题,从来就不会有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绝对答案。


 
所以,何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我的观点是: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需要具备知识,更需要批判性思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应该只是一个知识的容器。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还应该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学习不应该只是为了考试。毕业后就再也不阅读和学习了,这样的人即使拥有博士学历,还能被称作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吗?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社会责任感,人在追求知识和科技路上,惟有对人类文明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才确保人始终把科技放到善的路上。

在VUCA时代,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同于AI的是什么?
AI让我们反思,教育应该给人留下什么?

借《死亡诗社》中Keating老师的台词:诗歌,美,浪漫,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


-END-



更多王之玉的教育思考&实践:
教育者手札 | 王之玉:生成性课程,如何生成?如何回应?
群岛 | 王之玉:重看《死亡诗社》——诗歌、美、浪漫和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